本網站使用cookies等相關技術以持續優化網站服務,並有助於為您提供更佳的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使用政策。另外,本網站也提供周邊景點自動偵測服務,我們建議您允許本網站取得您的位置資訊,以開啟及使用此智慧化服務。
坐落於濱江公園內的林安泰古厝為中國傳統四合院民宅建築,格局嚴謹,雕刻典雅,為臺灣北部少見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築。當年林家開台祖先林堯於西元1754年自安溪渡海來臺,他的兒子林回在艋舺從事貿易生意,店名為榮泰號,因為經營得法,賺了不少錢,因此西元1783年在現在的四維路附近興建了一座宅地,命名為「安泰」。林安泰古厝至今已擁有160年以上的歷史,在林回初建時只是五間開的一棟房舍,後來陸續加蓋左右廂房和門廳,成為四合院,清末再加建兩座外廂房與書房,才成為目前兩進四廂房的格局,是臺北市最完整的古厝建築。
林安泰古厝的美在其精細的雕刻,以門廳門框旁的團龍爐透刻為例,兩條龍在當中盤成香爐的形狀,兩條龍在香爐下搶珠,另兩條在香爐上對望,整個雕刻就是由此六龍的肢體交錯盤結所構成,極具創意。這六條龍代表的就是林回的六個兒子,組成寶瓶狀,和蝙蝠、磐牌都具有吉祥富貴意義,也成為林安泰古厝的重要標誌。而在搬遷及翻修過程中,除了磚瓦因年代久遠以致破損而予以翻新之外,其餘石材、木材等多半來自原建材,故仍深具歷史價值。位於古厝外埕前方的月眉池,具有防禦、養魚、防火、供水、降溫及改善氣候的功能。
國道1號-圓山交流道下-松江路-民族東路-新生北路三段-濱江街。
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圓山站下-轉搭臺北市公車紅34至林安泰古厝站下。
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