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 太魯閣族文化 花蓮 葛都桑音樂工作室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太魯閣國家公園面積92,000公頃,是一座三面環山,一面緊鄰太平洋的山岳型國家公園,由立霧溪貫穿其間,連接了山海。峰壑相連、山高谷深是地形上最大的特色,區內90%以上都是山地,中央山脈北段的山峰綿延橫亙,合歡群峰、黑色奇萊、三尖之首的中央尖山、五嶽之一的南湖大山,共同構成獨特而完整的地理景觀,另外的特殊地形還有圈谷、峽谷、斷崖、高位河階以及環流丘等等。 跟臺灣其他山岳型國家公園相比,太魯閣是一座很容易親近的國家公園,沿著中橫公路爬升,一天之內便可歷經亞熱帶到亞寒帶、春夏秋冬四季的多變氣候,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闊葉林、針葉林與高山寒原等植物景觀也跟著變化,臺灣藍鵲、臺灣彌猴等動物也讓此區的生態面貌更加豐富。 布洛灣臺地 布洛灣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景點,位於溪畔和燕子口之間的布洛灣臺地上,為過去合歡越嶺古道的起點。 布洛灣遊憩區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新開闢的遊憩區,可提供住宿。此地設有停車場、展示館、環形劇場、山地民俗技藝展示表演等。 山月村 第2天 錐麓古道+燕子口+九曲洞 燕子口 錐麓古道 錐麓古道,為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的一部分,沿途留有部落遺址、紀念碑等,極具歷史文化價值,因此被劃設為「史蹟保存區」。民國97年,經太管處整修維護後,重新對外開放,欲前往參觀的民眾需提前向太管處提出入山申請。探訪錐麓古道,能夠體驗豐富原始的自然風情,認識稀有寶貴的原生植物,而從步道上遠眺立霧溪峽谷,視野更加遼闊,行於步道上如同漫步於雲端。錐麓古道部分路段橫越錐麓大斷崖,路面狹窄,與立霧溪溪谷垂直落差約500公尺,屬於挑戰性高的步道,因此體弱、心血管疾病、懼高症、孕婦、孩童等均不適宜進入,而太管處也於斷崖狹窄路段增置防護欄或鐵鍊,確保攀登者的生命安全。進入古道前需遵守古道的相關規定及遊客注意事項,並竭力維護脆弱的自然環境景觀。 燕子口 九曲洞步道 天祥 第3天 白楊步道+碧綠神木+關原松林步道 白楊步道 白楊步道長度為2公里,單程步行約一小時。白楊步道也是利用臺灣電力公司的施工道路整建而成,溪谷美景為主要特色。入口在中部橫貫公路168.8公里處,距離天祥西方約500公尺,由豁然亭步道山稜下方的隧道口穿過長達380公尺的隧道,就從陶塞溪流域進入瓦黑爾溪流域,再沿著溪旁平坦的施工道路前進,約1公里後,在第三個隧道附近,就轉入塔次基里溪流域,也是峽谷景觀較壯麗的精華路段。再走過四個長短不一樣的隧道即達白楊橋,這是橫跨塔次基里溪的水泥橋,橋下的激流與深潭,非常驚險,峽谷的景觀也非常壯麗。 西寶 碧綠神木 關原 關原松林步道 關雲山莊 第4天 合歡群峰 合歡北峰 石門山 石門山(又稱虱母山)海拔約為384公尺,沿途林蔭遮蔽,步行至觀景平台約需半小時,至山頂三角點則約需1小時,接近山頂的兩2百公尺十分陡峭,幾乎需攀爬前行。沿線可盡覽石門村與四重溪風光。 合歡尖山 合歡山原為泰雅族之獵場,荒涼閉塞,民國四十五年中橫公路霧社至大禹嶺支線闢建,由於地形地勢獨特,加上交通可及性高,成為全台最著名之賞雪地點,除 雪季外,合歡山高山景緻及其冷溫帶氣候,亦為賞景、避暑的勝地,再加上本身合歡群峰及奇萊群峰門戶,更是登山活動的最佳地區。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群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與花蓮縣秀林鄉交界處,為大甲溪、立霧溪、濁水溪源頭,由於中橫公路霧社支線的開通,使得合歡群峰成為不需重裝備即可攀登的郊山化路線 。合歡群峰主要有合歡主峰、東峰、西峰、北峰、石門山及合歡尖山等步道。 松雪樓 第5天 合歡東峰+小奇萊 合歡東峰 小奇萊步道 清境、霧社 臺中高鐵 高鐵台中站,俗稱高鐵烏日站,位於台灣臺中市烏日區,為台灣高速鐵路的鐵路車站,是目前台灣中部唯一的高鐵車站。本站與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臺中線新烏日車站相鄰。在後續車站尚未建成通車前,本站為台灣高鐵距離鄰站最遠的,北往新竹約93公里,南距嘉義約8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