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祠
新埔地區,原名竹山或竹塹埔,向來是客家族群的重鎮,嘉慶年間已是商業鼎盛的商業中心,它的繁榮盛況不輸當時的竹塹城,因此成就新埔豐富的文化古蹟,也是新竹縣古蹟最多的鄉鎮~宗祠是移民社會重要的族群凝聚向心力的象徵,新埔周圍祠堂的密度與精緻度在台可算是數一數二,三條街就有七座祠堂,而劉家祠是其中最具代表之一。
新埔劉家祠是一堂三橫一圍屋的翹脊建築。橫屋的屋頂,燕尾脊與馬背並存,是臺灣地區少見的作法。
劉家祠祖先的門楣上,懸有「劉氏家廟」、「文魁」、「恩元」等三塊匾額。枋樑上另懸有「本支百世」與「源遠流長」兩匾。
劉氏家祠內有93座神主牌位,具功名者有37位,其中以清同治六年台灣總兵劉明燈所書之「本支百世」最具代表,題年為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所立)。廳內神龕上方也懸有「藜照東瀛」匾一方,源自西漢御史中郎劉向燃藜讀經的典故,鼓勵族人發奮讀書,後代以「藜照堂」、「天祿堂」等作為堂號。劉家祠因此贏得「三多」的美譽,即「匾額多」、「燕尾多」、「功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