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menu 全站搜尋 您可能有興趣的

客庄漫遊-關西散步、新埔柿染趣

文化之旅

主題標籤

遊程路線

第1天

東安古橋
牛欄河親水公園/東安古橋

孕育關西的牛欄河源起於關西與龍潭交界處,跨牛欄河上的東安橋,是關西唯一僅剩的最具歷史壯觀的橋,每一塊橋石各有不同色澤、紋理,加上日月的風霜,使老橋情趣倍增。

東安橋是一座拱形石橋,連五彎拱的設計,使得橋身非常堅固耐用,其造型更是優美。東安橋原本只是一座木造便橋,每當山洪爆發時便被沖毀,交通也隨之中斷,地方人士因而倡議建橋,由當地仕紳聘請日本技師設計,再雇工至錦山地區採集紋理細緻的石塊,交由當地知名的石匠李鎮帶隊砌築而成。

牛欄河親水公園在民國88年(西元1999年)經過整治後,河岸優美,沿岸兩邊垂柳,倒映清澈溪水,公園內有臥著數隻的水牛石雕,慵懶的休息著,河道中轉動的水車槓與古樸的東安橋相呼應,成為過往遊客可懷古的驛站。

羅屋書院
石店子老街
石店子就是關西的中正路,這裡不是繁華紛擾的鬧市,而是關西這裡最迷人的一條老街。在這裡彷彿時光靜止,每間屋子都有著獨特的溫度令人著迷。關西從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開始推動藝術文創街區,直至民國104年(西元2015年)底才真正活絡起來。以石店子69有機書店開始,引領老屋改造再興之風氣。目前有不定期舉辦石店子散步市集,推廣手作、慢遊,歡迎大家都來玩。
上南片田園風光
上南片聚落依靠在上南片山,依山傍水,前方的稻田如棋盤羅列,聚落老屋環繞著羅家祖祠,祖祠前的農田就是羅家的祖產,遠方潺潺的溪流是鳳山溪,進入鳳山溪上長堤,長堤名為「沉澱之路」,這裡就是準備要進入上南片的通道了,這裡一邊是鳳山溪一邊是稻田,和風、田園、稻浪,這是放空一切,沉澱自我留下美麗回憶的好地方。
羅屋書院
為百年的三合院古厝,早期地方人士稱:河背大樹下新屋。近幾年來地方文史工作者開始通稱此處為「羅屋書院」,主要因為這裡過去曾經扮演新竹關西羅氏家族內私塾的角色。透過如此的稱號,目地在於緬懷過去的同時,也期望能在將來透過各樣的活化措施,使其成為客家文化與良善價值傳承的平台。所以,羅屋書院的發展,並不會侷限在書院建築的本體,會與地方及週遭相互結合,讓客庄的文化與特色能持續傳揚。
柿染工坊
「新埔」不僅是全台主要製作柿餅的地區之一,同時它也是目前唯一發展柿染手工藝術文化的地區。新埔旱坑地區發展柿餅加工大約已逾兩百多年的悠久歷史,每年柿餅產季,總會產生大量的廢棄柿子皮,除了有部分民眾將柿子皮食用外,柿子皮幾乎是無用之物。後來,居民欲將柿子皮加以利用,經過專家、顧問群的協助,柿子皮被賦予了新價值—「垃圾變黃金」意義,塑造了新埔開始發展藝術的柿染文化。柿染的特色:素樸、沉穩、厚重、堅實;正好與客家人的勤儉、篤實、純樸、硬頸等精神相呼應。
劉家祠
劉家祠

新埔地區,原名竹山或竹塹埔,向來是客家族群的重鎮,嘉慶年間已是商業鼎盛的商業中心,它的繁榮盛況不輸當時的竹塹城,因此成就新埔豐富的文化古蹟,也是新竹縣古蹟最多的鄉鎮~宗祠是移民社會重要的族群凝聚向心力的象徵,新埔周圍祠堂的密度與精緻度在台可算是數一數二,三條街就有七座祠堂,而劉家祠是其中最具代表之一。

新埔劉家祠是一堂三橫一圍屋的翹脊建築。橫屋的屋頂,燕尾脊與馬背並存,是臺灣地區少見的作法。

劉家祠祖先的門楣上,懸有「劉氏家廟」、「文魁」、「恩元」等三塊匾額。枋樑上另懸有「本支百世」與「源遠流長」兩匾。

劉氏家祠內有93座神主牌位,具功名者有37位,其中以清同治六年台灣總兵劉明燈所書之「本支百世」最具代表,題年為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所立)。廳內神龕上方也懸有「藜照東瀛」匾一方,源自西漢御史中郎劉向燃藜讀經的典故,鼓勵族人發奮讀書,後代以「藜照堂」、「天祿堂」等作為堂號。劉家祠因此贏得「三多」的美譽,即「匾額多」、「燕尾多」、「功名多」。

廣和宮
最後更新時間: 2022-01-27
返回頁面頂端
智慧小幫手
您附近的玩樂資訊

最後更新時間:

鄰近交通資訊
  • 停車場

景點
更多景點
活動
更多活動
住宿
更多住宿
旅遊諮詢服務
您可能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