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豐富
臺灣四面環海,先天環境就擁有豐富的漁資源,加上養殖技術的進步,提高了養殖漁業的種類與產量。透過四通八達的運輸系統,讓臺灣各地都能享有多樣且新鮮的海鮮,因為新鮮所以不需要繁複的處理與過多的佐料,越單純越能吃出海鮮的甜美原味,是臺灣菜的一大特色。
古時候人們在除夕夜時,會在飯桌下放置火爐,並在爐邊放些銅錢,表示人旺財旺。雖然現在已經沒有放置火爐的習慣,但是除夕夜在外的遊子都會趕回家吃年夜飯,俗稱「圍爐」,象徵團圓之意。
養殖海鮮
養殖海鮮
- 鎖管:又稱小卷、透抽,主要分布在日本中部以南之西太平洋海域,臺灣沿海均有分布。
- 秋刀魚:又稱山瑪魚、散肉,主要分布在夏威夷以北之北太平洋,以日本至阿拉斯加灣海域較多,臺灣並無分布。
- 鏽斑蟳:又稱花蟹、花市仔、火燒公、十字蟹、花蠘仔,世界各地,臺灣以西部沿海、東北角一帶產量較豐。
- 紅星梭子蟹:又稱三點仔、三點市仔、三點蟹,主要分布在印度到西太平洋熱帶至亞熱帶海域,臺灣沿海均產。
- 蝦姑:又稱螳螂蝦、瀨尿蝦,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臺灣沿岸均有產。
- 肉魚:又稱肉鯽、瓜仔鯧、土肉,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區,臺灣以西部、南部及澎湖海域較多。
- 赤鯮:又稱紅盤仔、赤棕,主要分布在印度到西太平洋區,臺灣以北部、西部、東北部、南部及澎湖海域為主。
- 白鯧:又稱正鯧、暗鯧、黑鰭,主要分布在印度到西太平洋區,臺灣主要分布在西部及東北部海域。
- 午仔:又稱竹午、大午,主要分布在印度到西太平洋區,臺灣則分布於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等。
- 鸚哥魚:又稱鸚哥、青衣,主要分布在印度泛太平洋海域,臺灣則各地及離島岩礁海域也都有分布。
- 七星斑:又稱紅鱠、紅格仔、過魚,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到太平洋之熱帶海域,臺灣以南部海域為主。
醬菜文化
臺灣早年農業社會,物質較貧乏,農耕家庭深知每一粒米,每一道菜餚,都是上天恩賜的禮物,因此養成愛物惜物,勤儉不浪費的良好習慣。
醬菜文化就是這個時空背景下的產物,當食物盛產時,利用鹽或是醬醃的方式製成醬菜,不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醬菜本身較鹹的口味更是辛苦勞動後或天氣炎熱時的最佳開胃菜。
臺語俗話說:「吃魚吃肉也要鹹菜甲」,足見醬菜在臺菜中的重要地位。醬菜與其他食材的完美搭配產生獨特風味,令許多老饕再三回味。
節令食補
臺灣講究食補最早是受到閩菜的影響,近年來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養生,認同醫食同源,五行調和的觀念。
臺灣常見藥膳
日常保健—四神湯
功效:健胃補脾,增進食欲,恢復體力。
參考藥材:淮山、芡實、蓮子、茯苓(中藥四臣,故四神湯原稱四臣湯)。
參考食材:豬肚、豬腸
藥燉排骨
功效:行氣補血、調養血氣,防止老化。
參考藥材:當歸、川芎、熟地、甘草、黃耆、陳皮、牛七、桂枝、枸杞、紅棗。
參考食材:豬排骨
四物雞湯
功效:補血益氣、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力。
參考藥材:川芎、白芍、當歸、熟地、枸杞
參考食材:烏骨雞
最後更新時間:2024-07-12